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搜索一下
手機版
首頁
國學經典
古詩
詩詞名句
詩人大全
成語大全
四書五經
四大名著
三字經
千字文
論語
易經
大學
中庸
唐詩
歷史
詩詞名句
當前位置:
國學夢
>
詩詞名句
> 怨之所聚,亂之本也。原文
怨之所聚,亂之本也。
先秦 / 左氏
古詩原文
[
挑錯/完善
]
怨之所聚,亂之本也。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成公·成公十六年》
解釋:怨恨聚集得過多,就會成為禍亂的根源。
上一篇:
圣人畏微,而愚人畏明
下一篇:
夫人必知禮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讓
作者介紹
左氏的名句
你可能喜歡
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隱公·隱公十一年》 解釋:衡量自己的德行來為人處世,計算自己的能力來辦事。
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成公·成公二年》 解釋:唯獨禮器與名爵,不能夠借給別人
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昭公·昭公十八年》 解釋:天道遠離人間,人道則存在于身邊的社會人事之中,可以就近掌握。對于人所難及的事物,如何能
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凄風,秋無苦雨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昭公·昭公四年》 解釋:冬天沒有過于溫暖的陽光,夏天沒有寒冷的氣候,春天沒有寒冷的風,秋天沒有下個不停的雨。
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隱公·隱公十一年》 解釋:依據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把握最佳時機采取行動。
『居安思危?!凰紕t有備,有備無患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襄公·襄公十一年》 解釋:處于安全環境時要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危險,考慮到危險就會有所準備,事先有了準備就可以避免禍患。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宣公·宣公十五年》 解釋:河流川澤中有污水,深山草野中藏有瘴氣,美玉也有微小的瑕疵。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襄公·襄公二十四年》 解釋:最上等的是樹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業,再次是創立學說。
凡有血氣,皆有爭心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昭公·昭公十年》 解釋:凡是人,都有爭強好勝的心思。
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僖公·僖公十年》 解釋:想要給別人加上罪名,難道還找不到借口嗎?
臨患不忘國,忠也。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昭公·昭公元年》 解釋:面臨災禍仍然不忘國家,這就是忠心。
修己而不責人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閔公·閔公二年》 解釋:自己修身而不責備別人。
驕奢淫逸,所自邪也。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隱公·隱公三年》 解釋:驕傲、奢侈、放蕩、逸樂,這是走上邪路的開始。
不義不昵,厚將崩。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隱公·隱公元年》 解釋:對君不義,對兄弟不親,即使土地擴大了,也會分崩離析。
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文公·文公五年》 解釋:空有虛名而無實際行動的人,必然會招來人們的怨恨。
善不可失,惡不可長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隱公·隱公六年》 解釋:善念不能放棄,惡念不能增長。
過而不悛,亡之本也。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襄公·襄公七年》 解釋:犯了錯誤卻不改正,這是衰亡的根源。
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僖公·僖公二十五年》 解釋:誠信,是國家的根基,人民(為人處事)的依據。
君子貴其身而后能及人,是以有禮。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昭公·昭公二十五年》 解釋:君子尊重他自己,然后能及于別人,因此有禮。
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珍者鮮矣。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隱公·隱公三年》 解釋:受寵而不驕橫,驕橫而能安于下位,地位在下而不怨恨,怨恨而能克制的人,是非常少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襄公·襄公二十五年》 解釋:言辭沒有文采,不會流傳很遠。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襄公·襄公二十五年》 解釋:語言是用來充分表達作者心志的,文采是用來充分發揮語言功能的。
甚美必有甚惡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昭公·昭公二十八年》 解釋:很美麗必然有很丑惡的一面。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隱公·隱公十一年》 解釋:遵守禮制,可使國家長久,使社稷安定,讓人們尊卑有別,上下有序,對后代是有益處的。
陰陽之事,非吉兇所在也。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僖公·僖公十六年》 解釋:有關陰陽的事情,人事吉兇與此無關。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宣公·宣公二年》 解釋:人沒有不犯錯誤的,只要能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是最好的了。
止戈為武。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宣公·宣公十二年》 解釋:“武”字是“止”“戈”兩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戰,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能化干戈為玉帛,才是武術的最高境
卜以決疑,不疑何卜。 摘自先秦左氏的《鏡花緣·第十二回》 解釋:占卜來解決疑惑,如果沒有疑惑的話又何必占卜呢?
多行不義,必自斃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隱公·隱公元年》 解釋:壞事做多了,一定會遭到反噬。
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摘自先秦左氏的《左傳·宣公·宣公十五年》 解釋:鞭子雖然長,卻達不到馬肚子。
左氏的古詩
你可能喜歡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國學經典
詩人
初唐四杰
四書五經
名賢集
唐宋八大家
唐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
寫景詩
詠物詩
邊塞詩
中秋節
抒情詩
愛國詩
離別詩
送別詩
思鄉詩
思念詩
勵志詩
悼亡詩
哲理詩
愛情詩
婉約詞
惜時詩
寫人詩
贊美母親
贊美老師
古詩
古詩十九首
經典詠流傳第五季
小李杜
中國詩詞大會第八季
四大名著
中國好詩歌
中國考古大會
英語作文
典籍里的中國
朗讀者第三季
地藏經
金剛經
心經
大悲咒
楞嚴咒
劉孝孫
趙汝愚
王縉
富嘉謨
丁鶴年
黃任
憑山負海
蠢蠢欲動
藕斷絲聯
抱火寢薪
唐詩三百首
古詩詞鑒賞大全
古詩三百首大全
宋詞三百首
先秦詩人
立春
寓言故事
古詩詞考題
全唐詩
古詩十九首
调教上班性奴,我对象是个处但水很多,性欧美俄罗斯video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