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黃...
今朝立春好天氣,況是太平朝野時。*(楊維禎《廣群芳譜天時譜》)立春詠詩是古代文人的傳統,一起來看看,古詩詞里,那些有關春天的詩。 《詠柳》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
立春準確時間的計算方法 計算公式:[Y*D+C]-L 公式解讀:年數的后2位乘0.2422加3.87取整數減閏年數。21世紀C值=3.87,22世紀C值=4.15。 舉例說明:2058年立春日期的計算步驟[58.0.2422+3.87]-[(58-1)/4...
為何一年之內會出現兩個立春節氣? 1、雙春年,即是指在一年之內出現了兩個立春節氣。雙春年是中國紀念歷法中出現的獨特現象,其實是陽歷和陰歷之間的陰差陽錯造成的。 2、中國傳統歷...
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 一人心里沒有計,三人肚里唱本戲。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 人勤地不懶,人懶地起堿。 人勤地不懶,秋后糧倉滿。 讀書不離案頭,種田不離田頭。...
立春到農事忙 立春 時節,農業生產仍要預防寒潮低溫和雨雪天氣的不利影響,做好防凍保苗的工作。小春作物長勢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麥拔節時耗水量增加,應該中耕松土,及時追施返青肥,...
立春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旦、歲節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上古斗柄指向法,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F行的定氣法劃分節氣,以太陽...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是干支歷的歲始,乃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代表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二十四節氣原以北斗七星斗柄頂端旋轉指向確定,北斗七星循環旋轉,這斗轉星移與廿...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也意味著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時至立春,在北回歸線及其...
節氣確定 斗柄指向法 二十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它是上古農業文明的產物。上古干支歷法以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確定節氣,斗柄繞東、南、西、北轉一圈為一周期,即為...
糊春牛 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縣城聚會,精心制作春牛圖像。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
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專供打春牛風俗活動用的牛。冬至節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類似牛形狀。上畫四時八節,360日12時辰圖紋。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約定的農...
迎春 為了迎春,先在縣城郊區選擇一片風水好地,搭起春棚準備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于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迎春活動是在立春當天舉行,具體時間以歷書表為準,有...
游春、報春 迎春報喜后開始游春,各村各社的鑼鼓隊和儀仗隊走在前邊,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邊。邊走邊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游行的隊伍浩浩蕩蕩,十分壯觀。游遍周...
春社 春社是古時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為甲日,后多在立春后第五個戊日舉行?!抖Y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嘗、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蠟,天子之祭也。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后...
貼宜春字畫 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風俗在唐代長安就有。據記載:立春日,唐代長安人常在門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字畫,字稱宜春字,畫稱宜春畫。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
戴春雞 戴春雞是陜西銅川一帶人民的古老風俗。每年立春日,母親用布制作一個約3厘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愿春吉(雞)立春日,婦女用線穿豆掛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
佩燕子 佩燕子是長安、關中一帶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們喜歡在胸前佩戴用彩綢剪成的燕子,這種風俗起自唐代,現在仍然在農村中流行。因為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
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流傳在陜西澄城一帶。每年立春日,婦女用各色布綹編成布穗,或用彩色線纏成各種形態的麥穗。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掛在牲口如驢、馬、牛...
飲食文化 時令食品田艾籺春盤:春盤是立春飲食風俗之一,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果餅糖放盤中為春盤(或拼成盤)饋送親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盤里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餅、餌五種。蔬...